Wealth to

2007-03-01

读《大乱必起于“盛世”》感想

索引---周舆的文章:《我们也看到,两千年来的各朝各代,建国之初农业经济会得到恢复,商业和手工业也会得到恢复和发展,由此看来专制主义政治也无法钳制经济发展。但问题是,商人是如何获得发展经济的权力的?不是别的!就是通过政治赎买,就是行贿!而官场中下级向上级的送礼,则还是间接的商业赎买。
也就是说,中国历朝代历代的经济发展,都是建立在吏治腐败的基础上。经济发展与吏治腐败的程度成正比,经济越发展,吏治也越腐败!而当官僚机器腐败到极点,在没有能力(任任唯亲)、没有效率(没钱不办事)或没有威严(因受贿而玷污了形象,以至于让百姓觉得没有什么拿钱摆不平的)的情况下,天下不乱待何?》
仔细分析了作者的文章后,觉得确实说的很有道理,回顾新中国建国历史的五十多年,从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,到后来的闭关锁国,政治斗争日益占据社会的重要地位,那个时候,专制主义可以说到了一个顶峰,凡是不同思想,不同言论都要受到无情打击。直接导致生产力停歇,百姓生活困苦不堪。
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,经济发展和吏治的腐败,也可以说到了一个顶峰,如今的中国确实是站在一条十字路口,何去何从?综观中国的几千年的发展历史,确实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。有学者言:“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。”也许此种说法固然有它的些许道理,但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,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。目前看似欣欣繁荣,但其本质隐藏着许多无法破解的隐患,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推动了快三十年了,民没有丰,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富足,归根一点,改革的成果,并没有真正到了百姓的手上,这和中国的政治制度有着决定性的关系。
在这里不妨看看什么是专制主义制度,专制主义制度仅仅是一种保“稳定”、保“秩序”的制度,而促“发展”本来就不是这种制度的应尽义务。专制主义的“发展”观,其实是一种线性发展观,专制下的发展是一种迫不得已的“发展”,是一种无奈的选择,而如何发展,怎么发展,却不是它所要关心的事情,专制主义所关心的是怎么样保持住专制的延续,而不被任何的一股力量所挑战,哪怕那股力量是推动社会前进的。专制主义就是唯我独尊,唯我独大,它所信奉的不是民主民生,而是权利的极端崇拜。而这种权利是不受任何监督和任何约束的。
记不得是那位说过这样的话,“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,我是一个无神论者。”什么是唯物论?恐怕说这话的人未必能搞的清楚,调子可以唱的高一些,姿态可以做的优美一些,这个样子,是人都可以做的出来。科学又是什么?科学的定义:“科学就是可重复性。”而坚持“唯物论”的人,又怎么解释的清楚信仰和神明的关系呢?如近代的日本为什么成功的走上现代化?按照唯物论是无法解释的了,因为中国比日本要“先进”,因此离现代化应该更近。但我们恰恰越来越远离真正的“现代化”,某些人总喜欢拿遮羞布说事,云云:“是某一个人阻碍了社会的前进,或者某一个时代是社会的倒退。。。。”看似冠冕堂皇的话语,但其恰恰回避了一个本质的问题,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能出现这种人为的问题?那还不是因为制度问题,又能是什么?
“盛世”的中国,固然使人很骄傲,但固有的社会问题,也同样摆在我们的面前,蓄意的回避,是不能解决问题。在回头看看清朝的康乾盛世,那是多么令人自豪的年代,江土广阔,物富民丰。可仅过了多少年,战乱频繁,硝烟四起,转瞬之间盛世就烟消云散了,可见如此盛世是多么的脆弱,多么的不可靠!
古代也有帝王尝试过“无为而治”,这以最著名的“文景”之制,至今还令人啧啧称道,但即便如此,也难逃“七国判乱”为此,当时主张消番的晁错当了刀下鬼,政令无以下达,最终只有寻求暴力,才可以解决问题,这就是社会的不幸。
如今,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“潜规则”。专制主义最大的特点,就是无以复加的限制,其中包含着正当的,也包含不正常的,“潜规则”就是专制下的毒瘤,专制不保护正当的,那么人们自然就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,潜规则要适应“发展”“与时具进”,同样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好处和利益,既然很多东西无法摆到桌面上,那么就暗底下交易好了,各求所需。官僚收取地方大款贿赂,中饱私囊,官僚跑官买官,下级对上级建立新的人身依附关系,这是组织上的封建化!下级官僚通过跟商人的直接交往而得到钱,而上级官僚则通过人事权从下级官僚那里间接得到商人钱,但最终都是权和钱的交易。这一切都那么顺乎情理,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官场市场的规则,任谁都无以憾动。每一个参加游戏的人,都是这张网里的一个结。当社会中形成了一张如此紧密的网时,那么,他们直接侵占是国家的财富。是人民的利益,同时,也破坏了专制王朝的政治秩序,最终只能是把专制王朝和百姓推到深渊中。
但发展是社会的必然,一切丑恶的东西,总是难以持久的维持下去,现在是该到了建立一个民主新秩序时候了,面对这一切,我们又该做怎样的选择呢?

No comments: